实现碳中和,有几个方向必须加大努力。

2020-09-29 15:56   来源: 互联网

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第七十五届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国家自主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目标和长期愿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加大国家贡献,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在全球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次明确表态,也是迄今为止各国对降低全球变暖预期做出的最大气候承诺。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目的是为了抵消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零二氧化碳排放","碳中和"包括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需要全民族的共识和全社会的行动。


碳中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如何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什么?今天(29日)上午,第一位财经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


何建坤说:"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生态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碳中和"是一个全球目标。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迟早实现了碳中和,但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实现碳中和。事实上,对于中国来说,我们都希望有一个碳中和的目标。何建坤说:"中国提出的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建议是非常有力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超过了许多人的期望,是一个积极的目标。


他说:"一些机构估计,如果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全球变暖将减少0.2到0.3摄氏度。考虑到中国对碳中和的最新承诺以及各国已经设定的气候目标,到2100年,全球气温预计将上升2.4至2.5摄氏度。


何建坤说,中国只有30年时间才能达到碳中和过渡的顶峰,而发达国家则需要60至70年的时间。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转型、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速度和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






中国是如何实现碳中和的?"何建坤认为,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有几个:


一是加大经济转型、创新带动、绿色发展的力度和力度,发展数字经济和高科技产业,以数字化促进低碳化,控制高能耗、重化工的发展,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一项基本措施。


第二,充分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量的先进技术,产业升级。同时要加强能源替代。到2050年,中国必须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近零排放"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应达到70%至80%。


何建坤对记者说,有关部门已经做了计算,为了支持这一能源系统的转型,从2020年到2050年,未来30年需要投资100万亿元。但另一方面,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因为风能、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产业吸收的就业岗位是传统能源行业的1.5至3倍。


何建坤对记者说,今后10年,中国应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年均增长1亿千瓦,10年内增加10亿多千瓦。此外,从行业角度看,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能源消耗较高,应率先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峰。中国还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和企业技术创新,引导社会投资低碳绿色产业。


此外,中国还应在农业、林业、土地利用、草原、湿地等方面实施"自然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和恢复,增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加碳固存。




责任编辑:iiihyt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经济周刊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