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陆海新通道通关更加方便 ,推动北部湾成“智慧港”
为支持北部湾港口西部新陆海走廊国际门户港的建设,广西采取了"智能湾"制度、推进"提前申报"和"两步报关"模式改革、促进北部湾口岸集装箱进出口环节标准的推广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通关手续的简化和企业通关手续的便利。
同日,南宁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武和平作了上述介绍。
广西北部湾是我国西部新陆海道的重要支点。1月至7月,14个省、市、自治区沿西部新陆海走廊通过广西港口的实际进出口价值为189美元。830亿元,下跌0。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货运量为百分之五十一。892百万吨,增加5吨。北部湾口岸进出口集装箱246000个,增长14个。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八。西部地区新陆海走廊的应用效率明显提高,在9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0多个服务类型和229个港口。
武和平说:"广西正在推进北部湾集装箱进出口环节的升级,以简化文件、优化流程、减少投入、促进无纸化为方向,推进‘智慧湾’体系建设,推动北部湾港口成为‘智能港’。
南宁海关口岸监督局局长黄灵里说,"智能海湾"系统的建设,是依靠单一的国际贸易窗口,整合和升级现有的清关业务和分散独立的国际贸易系统,建立一个高效、方便的通关综合平台,实现简化海上通关环节,减少纸面文件,缩短通关时间的目标。
黄明立说,目前"智慧湾"系统已经开发了网上报关、货物装卸、检验等四个模块。通过自动信息推送、协调、排队等在线交互功能,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公开各环节的运行时间和状态,使进出口企业能够实时掌握货物的动态信息,不需要重复跑到各个单位和部门办理手续。整个过程节省了8个小时,同时加快了船舶的流通速度,全年有望为企业节省6000多万元。
广西致力于建立高效、方便、灵活、开放的报关系统,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报关服务。武和平说,全面推广和应用进出口货物"预先报关"和"两级报关"的结关模式,对进出口货物实行"船舶直接起重"和"港口直接装货"改革,减少港口监管区内货物的储存和流通,提高港口码头的运营效率,直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大大提高港口贸易便利化水平。
武和平说,南宁海关将根据广西北部湾港国际门户港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监管服务模式的创新,采取措施支持新陆海通道建设,畅通国际货运通道,确保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帮助外贸企业恢复生产。